安欣、高启强最后对话太催泪,《狂飙》大结局观众意犹未尽-环球速看料
原标题:安欣、高启强最后对话太催泪,《狂飙》大结局观众意犹未尽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邱伟
(资料图片)
昨晚,随着最后两集大结局的播出,《狂飙》在网友的热烈大讨论中完成最后一“飙”,再次“霸榜”热搜。黑白对决尘埃落定,一个个悬念解开,一个个人物命运定格,大家感叹着剧中安欣、高启强的“命中注定”,跳出戏外,网友也被这部现象级作品中每个演员的认真和敬业所折服。
再次上演“送饺子”名场面
“如果我还是旧厂街卖鱼的那个高启强,安欣,你会不会把我当朋友?”“哪有那么多如果呀?”大结局中,安欣和高启强的这段对话让很多网友感到深深的“扎心”。《狂飙》是在安欣大年夜给高启强送饺子的故事中开端的,安欣曾经以为派出所相遇的那盘饺子和那杯水,是帮高启强走出泥泞的开始。
落幕剧情,安欣给铁窗中的高启强又送了一次饺子。命运闪回,黄粱梦醒,高启强面对曾经的自己隔空举杯,让人感叹如果他没选错人生路该有多好。张译、张颂文极尽内敛却直击人心的表演,让网友们为这正邪二人流泪不已。“20年,高启强从鱼贩变成了黑社会老大;20年,安欣白了头发,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去……梦回初见时,一个小商贩,一个小警察,新年一起吃饺子。”
结局剧情,天理昭彰、正义胜利,高启强伏法,“保护伞”受惩,也让剧迷由衷地对许许多多的“安欣”说出了一句“京海的天晴了”。也许是剧情太过精彩,也许是剧中无论主角还是配角的演技过于炸裂,不少网友对这样的结局感到“意犹未尽”,“我不介意你再播50集,感觉有很多情感还都没有到位。”“这就‘飙’完了?演到天昏地暗不好吗?”也有网友认为,《狂飙》的结局虽显仓促,但给大家营造了一个理想和希望的空间,“狂飙”远没有结局,安欣们继续在维护正义的路上。
张译塑造警察形象有血有肉
《狂飙》中的安欣失去亲密战友,失去青梅竹马,但义无反顾,剧情将安欣设计为孤儿,未婚,无子,剧中也没有出现过安欣的家,这个没有软肋的孤勇者斩断自己所有的羁绊和黑暗死拼到底。
徐纪周导演表示,安欣的原型参考了很多一线民警,白发造型的灵感来自于剧组前期采访中,发现一个广东的政法干部,34岁头发就全白了。安欣选择与孟钰分手的桥段,来自于徐纪周发现很多干警,他们的生活就是出现场和回家两点一线,海南甚至有一位警察为了不耽误工作,不让自己有“软肋”,选择不成家,不结婚生子。
“我们在采访中发现,黑恶势力会利用执法者的所有软肋,会利用你的社会外延,你的亲友来攻击、渗透、腐蚀。”徐纪周将安欣和高启强设置成两个极端的典型,高启强是人情社会的代表,他在人情世故上非常练达,能够洞悉人性的所有弱点,通过人性弱点把很多人拉下水。面对这样强大的对手,就越发显出安欣坚守初心的珍贵。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戴清认为,正面角色的“好”容易单调,而《狂飙》中的安欣是一个有灵魂之光的角色,张译的塑造使得这个角色非常丰富和立体,带来了正面角色的全面超越,安欣对恶零容忍,他的锐气和坚韧是对着黑恶势力的,对老百姓他有发自骨子里的善良,剧情把安欣的善良表现得非常充分。“实际上,正是因为有无数像安欣这样的基层警察的付出和牺牲,老百姓才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徐纪周导演所说的《狂飙》大结局的‘惨胜’,或者说是险胜,就是现实主义的真实感。”
“戏痴”张颂文演技令人叹服
《狂飙》收官夜,“张颂文演技封神”再度冲上热搜榜。演好高启强,“戏痴”张颂文确有过人之处。结尾一幕,死囚牢房,一段无声的情绪戏,高启强眼中含泪,喘息急促,胸腔剧烈起伏,几秒钟的镜头里没有程式化的表演,只让人觉得真实到有种直面死亡的窒息感。张颂文令人叹服的表演与角色融为一体,完成了人物最后的弧光。
很多网友认为,《狂飙》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这部剧里展现的人物是多维度的,不仅让反派有了脑子,还有了血肉。最初的高启强是个市井小人物,张颂文脸上的“经历”,就印着被岁月摩擦过的痕迹,体现着演员对生活有细致的观察和理解,有扎实的生活经验支撑,能让观众隔着屏幕闻到角色身上的鱼腥味。与很多程式化的表演不同,高启强从鱼贩子变成大哥,并没有变成“油腻大佬”,高启强发家后,还保留着诸多“卖鱼版高启强”的惯性和痕迹,也就让后来的剧情发展中,人物的恶呈现出多形态,使得人物最终的命运结局呈现出震撼人心的效果。
戴清认为,高启强是一个时代典型的症候样本,一方面有时代光华,一方面有社会暗影。高启强在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没有走上正道,在命运的偶然性之下,还有必然,比如说他不能面对自己的责任、不能面对自己的过失,他每一次选择都是充分利己的,一步步从摇摆游移到助纣为虐,到最后没有回头路,自己成为罪恶的渊薮,整个过程表现得特别细腻。“这样一种以犯罪为起点的草根逆袭,最后一定是接受惩罚,这个人物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但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是丰富性也不能改变他人性的罪恶。”
每个配角都把自己当成主角在演
作为群像剧,《狂飙》无论正反面角色都生动鲜活。剧中,老默的棒棒糖、陈书婷的“衣带杀”、李响的保温杯,都让观众印象深刻,每个配角的表演都不是千人一面的模式化,演员也不是过场的工具人。很多演员在二度创作中填补细节“腻缝”,把生活的“毛边”翻出了花。
谈到《狂飙》的选角,导演徐纪周表示,选演员还是尽量选有阅历的,张译和张颂文都有生活阅历和感悟,这两个主角人物就像靶心,外围一圈一圈的角色则像靶环一样,表演风格要和人物气质相契合。建组时,徐纪周和每个演员谈过,发现大家都有表达欲。
在拍摄现场,徐纪周非常鼓励演员的自由发挥,他希望每个演员都能对人物有自己的解读,在喊“预备,开始”之后,他会把现场交给演员,“把世界给你,你是真实的,导演、编剧不存在了,让演员在戏里真实的生活,而不是照着剧本变成一个背词的机器。”
剧中,贾冰饰演的徐江在逃亡中有场打电话的戏。徐纪周说,这戏本来就是徐江打个电话就走了,贾冰拍戏时又加了一番儿,打完电话返回来掏钱,想了想又把钱装兜里走了,把这个黑老大落魄后的抠搜劲诠释得生动到位,“我觉得贾冰把自个特有的包袱都玩儿得很好。”
影评人谭飞认为,《狂飙》中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小特点,每个配角都在把自己当成主角在演,所有演员不管戏多戏少都在整个的气场里,他们对生活的观察是非常细致的,生活化和细节化才会让人物有血有肉。
演技派坐稳荧屏“顶流”
如果说《狂飙》大获成功带来什么影响,可能就是让演技派坐稳了荧屏“顶流”。
前几年,为了博取关注度和话题度,头部剧集通常都要起用“顶流”明星,后来演变为由流量明星搭配实力派演员的主演阵容。2023开年则让人感到明显的荧屏风气之变,张译、张颂文、张鲁一、于和伟几位来自“叔圈”的“顶流”一举撑起了《狂飙》《三体》等开年大剧,此消彼长之间,是“流量”们的淡出。
《狂飙》《三体》都辐射到了一部分类型人群以外的观众,甚至平时不怎么看剧的人群。随着《狂飙》成为开年爆款,越来越网友在呼吁,电视剧作品多选实力派,“那么多实力派演员,就是因为没有人气,片方担心不赚钱就不愿意用,多少优秀的演员被埋没。”
在流量当红的时代,张颂文曾因没有合适的角色而被300个剧组拒绝,如今因为在《狂飙》中的精彩表现牵动了亿万观众的复杂情绪而受到追捧。科幻题材的《三体》中,张鲁一、于和伟以及林永健等中年演员,赋予了原著中作为推动情节的工具人们更鲜活丰富的血肉,军人、警察和科学家的专业与职责被他们诠释得既诙谐有趣又荡气回肠。不少原著党表示,电视剧的部分改编内容超过预期,而这其中,演技派对人物的精准拿捏必不可少。
“叔圈”演员们的华丽转身,不但凸显出专业与阅历的价值,还引发了网上一轮“叔圈考古”,好演员们过去的优秀作品被再度提及,大家发现这些演员生活阅历的丰富才是互联网上真正的话题富矿。“叔圈”演员通过好角色形成多元的作品,也不失为对欣赏水平的一次提升,使得观众的视角与审美随之不断“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