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小兔”飞入寻常百姓家
原标题:“面塑小兔”飞入寻常百姓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文化报驻山东记者 苏锐 文/图
今年春节假期,山东济南面塑技艺非遗传承人刘香格外忙碌。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山东省文化馆在非遗月期间推出沉浸式体验活动,刘香带着自己的诸多创意作品,亮相山东省文化馆,受到观众的喜爱。
今年春节期间,刘香(右二)在山东省文化馆现场制作面塑文创。
从手链项链挂件,到家居客厅摆件;从融合塑胶技艺的手机壳,到兼具传统与时尚审美特点的文具笔筒……过去几年,刘香在传承发展面塑技艺的过程中,坚持与现实生活结合,秉承实用性与艺术性融合的理念,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
今年是农历生肖兔年。进入农历腊月之后,刘香早早开始设计。她的得意之作,便是一件将面塑小兔子与项链挂件结合起来的作品。
“面塑项链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主体是一个精致的面塑小兔子,制作时需要用更加细致的手法,有时甚至用上小刻刀等。”刘香介绍,面塑小兔子被放置在一个透明的小盒子内,小盒子两端是银质或金质项链。同时,小盒子本身也有鲁绣的技艺在其中。
刘香所制作的面塑项链,灵感源于她参加市文化馆的一次培训。“当时老师在讲课,提到现在非遗的传承,说‘没有融合就没有出路’。”刘香说,那次培训对她触动很大。老师讲了不少案例,有些非遗项目虽然文化底蕴厚重,但因为适应不了时代发展,最终归于沉寂。
近两年,不爱逛街的刘香主动走进济南各大商场和旅游街区,寻找和观察当下消费者的兴趣点。在一家商场,她看到不少年轻人在挑选项链。那项链不是名牌,价格不高,但是深受年轻人欢迎。后来她一打听才知道,那项链虽然材质一般,但是设计元素丰富,很有创意,均价三四百元一条,还能定制,年轻人特别是情侣非常喜欢。
刘香参考以上创意,推出了面塑项链。制作时,她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面塑一般比较大,无法跟项链结合。后来她又去请教同行和前辈,决定采用新工艺和新材料,让作品显得更加小巧,最终能装进一个直径两厘米的小盒子,挂在身上十分别致。
除了面塑项链,刘香还推出了兔元素的办公用品。比如,她将手机壳外部的美术元素,换用面塑技艺来制作。为避免长期使用面塑图案被弄脏,她巧妙地将面塑放置在手机壳内部,与手机表面的缝隙很小,且能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采访过程中,刘香的电话不断。从北京、上海、南京打来的电话,都是要预订她的兔年面塑文创。有的客户甚至不还价,直接下订单,约定交付日期。
刘香说,目前手头的订单,已经够她做到今年6月。下半年,她计划继续深造,找专门研究文创的企业去学习,在研究技艺的同时研究市场规律,摸清消费者的需求,让面塑这门技艺通过创意传承下去。
标签: 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