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穿搭 >

手工艺的“新国际化”-世界视讯

来源: 中国文化报 时间: 2022-12-26 11:24:54

原标题:手工艺的“新国际化”


(相关资料图)

杭间

今天看来,作为中国具有文化意义上的工艺美术,如何走出一条新的国际化道路,这个问题值得所有工艺美术家思考。

中央美术学院“博物馆美育课程虚拟实验室”

“新国际化”要考虑文化交流的双向性。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工艺品的出口是八仙过海的同行竞争,包括此前在上海举行的进博会,也包括当年的广交会,工艺品基本上都是以摆摊设点等候海外客商来订货的方式进行的。在这样的情形下,如果传统工艺的国际贸易还是原来的格局,我们的手工艺术家还是沿着传统的老路——等着客商的选择,而缺少主动了解、沟通,缺少对西方艺术和生活习惯的全面了解,那么无疑会出现问题。

事实上,海外的传统工艺在近二三十年中与设计相结合已经产生非常巨大的变化。工艺包含有另外一个关键词的意涵,就是现代设计。过去工艺美术界的论坛研讨谈设计是比较少的,而今天的学者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设计的重要性。

博览会是我们推销工艺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舞台,但是我们对博览会的使命和概念有误解。发端于西方的博览会,例如伦敦水晶宫博览会,从当年留下的明信片就可以知道有两类产品,一类是当年英国工业革命以后最新的西方科技产品,另一类是各国的地方土特产,中国的传统工艺品也在这一部分。

如果说,上世纪50年代外国人能够喜欢中国手工艺,是因为对东方的异国情调的喜爱,那么,今天再来讨论这种对异国情调的喜爱,其实意味深长,有一种更加微妙、复杂的背景和心理。在今天的西方文化体系中,对于东方的艺术与文化有一种更为客观的纠正和反省。著名学者萨伊德“东方主义”的提出,就是代表性的观点。长期以来,西方的殖民者观点根深蒂固,他们往往以自己的文化为中心作为标准,来居高临下看待他国文化,因此很多角度都是猎奇的、傲慢的。这会影响到他们用这种观点选择所谓的“东方工艺”,对我们来说,要加以警惕。另一方面,现在西方的情况又有所改变,更年轻的一代已经成长起来,他们对东方艺术的看法,与上世纪50年代那代人相比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转变,这种转变是由整个西方的文化思潮所决定的。因此,手工艺的新国际化面临着新的使命,这就是手工艺不仅仅是贸易产品,更重要的还是“文化”。

中国文化走出去,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重新找回失落的优秀传统——经典性。二是寻找民间的生活美——生动性。三是要有与时俱进的文化创意——当代性。四是要与现代生活方式相和谐,特别是要在艺术化、精品化与产品化之间,选择不同的推广策略(文化交流的、大宗贸易的、小批量流通的)。五是要在国际化的体制机制上有所创新,这方面德国歌德学院的做法很值得借鉴,欧洲行业协会是一种真正有效的行业组织,其运作方式也很值得学习。当然,时代在发展,我们还要熟悉工艺品的国际标准(安全、环保、绿色)。以台绣为例,台绣本来是传教士带进来的抽纱工艺,现在在以林霞为代表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带领下,由西到中,由古到今,由单一到系列,结合时尚,从纯艺术的创新到文创的日用,形成品牌,成为具有强烈时代特色的中国新手工艺。所以,手工艺的新国际化的目标必须是“文化”,转型的方法是“现代设计”,立场是“现代生活”。

(文章整理自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杭间在“手工艺50人论坛”上的主旨发言)

标签: 异国情调 工艺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