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穿搭 >

打工新鲜事儿丨想学艺、想挣钱?快来村里这块“宝地”集合!

来源: 工人日报客户端 时间: 2022-12-11 21:45:07

原标题:想学艺、想挣钱?快来村里这块“宝地”集合!


(相关资料图)

据12月8日甘肃省文旅厅、人社厅、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的通知,甘肃新认定28家省级非遗工坊,裕固族服饰、敦煌彩塑制作技艺、雅路人麻鞋等28家非遗工坊榜上有名。

随着“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的好消息传来,我国非遗事业又取得新进展。近年来,非遗力量也从文化领域扩展到乡村振兴,在带动城乡就业、促进增收方面发挥独特作用,这也是此次甘肃省非遗工坊认定工作的一项重要参考。

要求无拖欠工资行为

今年6月,甘肃省文旅厅、人社厅、乡村振兴局正式印发《甘肃省级非遗工坊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其中申报条件主要包括:

(一)以本地区1项或多项非遗代表性项目或传统手工艺为主要生产技能,项目应富有特色、具备一定群众基础和市场前景,有与项目对应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培训和生产工作。

(二)符合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吸纳就业标准,即吸纳甘肃籍农村劳动力10人及以上,其中脱贫人口(含防返贫监测帮扶对象)不少于5人就业,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或用工协议,吸纳就业人员工资不低于全省最低工资标准并按时足额发放劳动报酬。

(三)有用于职业技能培训和生产的固定场所,有销售平台和渠道。稳定运营1年以上,无违法经营和拖欠工人工资等行为。

支持升级为乡村就业工厂

在发展非遗工坊的相关扶持政策方面,根据脱贫地区人群的就业需要和技能需要,支持具备条件的非遗工坊申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支持非遗工坊带头人参加高技能人才培训,并给予税收优惠、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各项支持。

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非遗工坊转型升级为乡村就业工厂,支持非遗工坊打造培育特色劳务品牌,按规定落实各项政策,不断提升非遗工坊人员就业规模和质量。

以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等作为工作重点,优先吸纳其到非遗工坊就业,按规定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及扶持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的各项优惠政策,更好发挥吸纳带动就业作用。

甘肃省级非遗工坊达121家

12月8日,28家甘肃省级非遗工坊认定结果公布。至此,该省省级及以上非遗工坊数量已达121家。

公布内容显示,近年来,甘肃省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带动当地人群和农村妇女就地就近就业,通过“非遗+文创+培训+电商+展销+乡村旅游”等多种途径,提高非遗工坊从业人员收入,不断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

根据计划,甘肃省拟将非遗工坊建设纳入到各地区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将其作为拓展就业渠道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政府牵头、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颇受关注的“非遗工坊”具体是什么项目?在促进就业方面如何发挥作用?两者之间又是如何实现衔接的呢?

“非遗工坊”是什么项目

2021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共同印发《关于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非遗工坊是指依托非遗代表性项目或传统手工艺,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带动当地人群就地就近就业的各类经营主体和生产加工点。

非遗工坊的认定应符合以下条件:一是依托本地区一项或多项非遗代表性项目,或者富有特色、具备一定群众基础和市场前景的传统手工艺开展生产;二是具备能够开展生产的场地、水电暖、工具设备等条件;三是以脱贫人口、监测帮扶对象为重点,吸纳带动脱贫人口就业数量较多、成效较好。

支持培育特色劳务品牌

在广泛吸纳就业方面,《通知》指出充分发挥非遗工坊优势,将其作为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手段,围绕当地需求特点,大力开发手工制作、加工制造等居家就业、灵活就业岗位,为当地提供更多家门口就业机会。

同时,将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等作为工作重点,优先吸纳其到非遗工坊就业,按规定落实社会保险补贴以及地方支持就业帮扶车间的各项优惠政策。支持非遗工坊培育特色劳务品牌,提升非遗工坊人员就业质量。

1400余家工坊设立在脱贫县

据介绍,脱贫攻坚期间,各地依托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原国家级贫困县建设了近1000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这些工坊是当地开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抓手,通过组织技能培训、展示展销活动,在带动人民群众就业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8月文旅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透露,为充分发挥以传统工艺类为主的非遗在带动城乡就业、促进增收方面的独特作用,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助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截至2022年6月,文旅部支持各地设立非遗工坊2500余家,其中1400余家设立在脱贫县。

各地非遗工坊案例一览↓↓↓

(图源:新华社记者杨文斌 摄)

贵州:聚集多种项目综合发展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卡拉村东部,有一个“银匠村”,是由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国春投资、设计、建造。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苗族银饰锻制、蜡染、刺绣、古法造纸、鸟笼制作等多种非遗项目的设计、加工过程。

29岁的张义苹是一名蜡染技艺非遗传承人,带动当地数十名妇女从事蜡染制作。“我们主要生产、销售蜡染产品,入驻‘银匠村’半年来,我为更多学生和游客传授蜡染技艺,让更多人了解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拓展了增收渠道。”她说。

“非遗项目要走好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路子,才能取得更大成功。”34岁的王秋是卡拉村的一名鸟笼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过去,制作鸟笼是全家的主要收入来源,今年入驻“银匠村”后,她把鸟笼制作技艺与研学深度“捆绑”,走上了一条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子。

“我对未来充满信心。”王国春说,他计划打造20多栋非遗工坊,进一步完善“银匠村”的功能和产业布局,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

重庆:对原有项目创新升级

綦涛是重庆夏布文化企业“壹秋堂”的负责人,也是荣昌夏布代表性传承人,他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我们在原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基础上进行项目创新升级,设立‘乡村振兴 匠心生活非遗工坊’,通过传习夏布非遗技术,培养新手艺人,结合当地的特色文化与文旅资源,开发夏布文创产品。”

目前,壹秋堂在中益乡坪坝村、盐井村和华溪村建设有3间夏布非遗工坊。在壹秋堂的培训下,80余名村民成了夏布技艺的手艺人,在家门口找到工作。

如今,壹秋堂已在重庆石柱县中益乡,城口县沿河乡、岚天乡,丰都小官山,荣昌区,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等地,建有非遗工坊13个,带动400余人实现稳岗就业,其中包括40余名脱贫户。

青海:创造亿元“指尖经济”

河湟刺绣、贵南藏族刺绣、青海花儿、热贡艺术……在青海,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彩纷呈,传承凝聚着一代代青海人的勤劳与智慧。据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统计,全省33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间接带动约10万名从业人员。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的绣娘李发秀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土族盘绣代表性传承人。2021年,李发秀经营的青海发秀手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青绣就业工坊,20余名绣娘在这里找到了工作。就业工坊通过统一发放订单,统一回收绣品,再发往各个销售点售卖,让绣娘们凭借指尖的技艺有了稳定的收入。

广东:村集体分红,村民做股东

来自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的陈金明是彩扎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从事彩扎工作32年,以前一直是以家庭作坊的形式来发展彩扎技艺。2018年12月,他联合村集体、全体村民共同出资1500万元成立公司,建立扶贫就业工坊。

针对农村留守人员年纪偏大的情况,公司还把原本复杂的制作工艺拆分,细化成若干个小工序。针对每道工序不同的形状要求,公司研发专用模具,村民依照模具制作成零部件,最后经流水线组装完成。该方法可以让一个完全不懂技术的村民7~10天就能熟练掌握技术,制作出合格的产品。

“楼镇彩扎”扶贫就业工坊取得成效后,该公司又在和平县内12个贫困村增设了扶贫车间,提供生产原料和上门技术培训。截至目前,该公司共吸纳近200名村民参与就业,在和平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传统手工产业。

据介绍,2019年,该工坊实现销售收入1100多万元,获利214万元,为楼镇村集体和全体村民总共发放180万元产业分红。

(综合来源:文旅部网站、甘肃省文旅厅网站、科技日报、新华网、重庆日报、西海都市报、金羊网等)

标签: 职业技能培训 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