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穿搭 >

他用陶瓷艺术获得世界共鸣-全球视点

来源: 北京日报 时间: 2022-12-09 21:27:35

原标题:郅敏“二十四节气”作品摘得佛罗伦萨文学与艺术奖金奖(引题) 

他用陶瓷艺术获得世界共鸣(主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北京日报记者 王广燕

一颗颗橘红色的陶瓷颗粒,如同秋天的果实与落叶,错落拼接为一座抽象雕塑,升腾起勃勃生机。12月3日,经第39届佛罗伦萨文学与艺术奖评审委员会的评审,中国艺术家郅敏凭借作品《二十四节气——立秋》荣获雕塑类金奖,他也因此成为首位荣获该奖项的中国艺术家。近30年来,郅敏始终专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近日艺术家接受记者专访,讲述幕后创作故事。

作品理念

表达中国人的自然哲学

自2015年起,郅敏就开始创作“二十四节气”系列作品,迄今已有7年。“计划创作24件作品,目前做了差不多一半。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认识自然的方式,不仅指导着农业耕作与人们的生活,也传递着中国人独有的自然哲学与时空观念。”郅敏说道,该系列的24件作品尺寸与颜色不一,最终将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色环。

在这一系列作品中,艺术家以单体瓷片为基本单位,将大量烧制出的瓷片通过磁铁吸附在内部的金属造型上,形成震撼的视觉效果。在“二十四节气”系列作品之一的《立春》中,缤纷多彩的球状陶瓷颗粒,让人联想到植物的种子,即将萌发生命;《惊蛰》中,细长的嫩绿瓷片如同片片小草,急不可耐地要跃出土地;在《立秋》中,瓷片好似沉甸甸的硕果……变化莫测的瓷片在具象与抽象之间,完成了对光阴流转的诉说。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一个单体瓷片都是不一样的。在《立秋》中,我在每个瓷片上刷了两层釉,底下一层是深蓝色的釉,上面一层是橘红色的釉。烧制之后,橘红色的釉会在深蓝色的釉上面开裂,釉料的厚薄使得裂缝的大小各有不同。”郅敏说道,在他的作品中,每一颗单体瓷片都可以由观众拆解、自由拼接,这形成了千变万化的雕塑语言,也传递着他的艺术观念:艺术应该拥抱所有人。

艺术路径

回归母体文化汲取养分

从1993年算起,郅敏运用陶瓷材料进行艺术创作已有近30年。早期的艺术探索之路上,他曾一度感到迷茫。2006年,郅敏来到美国罗得岛设计学院学习,一位教授的话语让他陷入思考:“你的技术很好,可是你还没有找到你自己的方法。你一定要相信,没有人会是一样的。”

“看清我们从哪里来,才能决定我们要往哪里去。”“每个民族有自身独特的文化,这与他们各自的山川地理、人文历史息息相关。”他决心回归母体文化,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养分。

在作品《河图洛书》中,郅敏根据中国上古文化中关于河图洛书以及八卦、九宫格的意象,以类似动物的鳞片的陶瓷,营造出缤纷交错、似梦似幻的图像。《天象四神》中,他以“听涛”“听雪”“听云”等为灵感,塑造出白虎之利爪、苍龙之身躯、玄武之躯壳、朱雀之羽毛。而在“二十四节气”系列的每件作品中,都蕴含着一阴一阳两个形态,它们相互拥抱、依偎、支撑、分离,在相生相克中呈现艺术家对自然、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走向国际

与文艺复兴大师作品“对话”

“陶瓷与纯天然的石材、木料不同,它是人类的智慧参与自然再造的结晶。从礼器、乐器、饮食工具、工业配件,到祭祀器物等,陶瓷时刻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更参与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精神,成为意蕴丰富的文化载体。”郅敏说道。

佛罗伦萨文学与艺术奖1983年诞生于文艺复兴的摇篮佛罗伦萨,由佛罗伦萨欧洲文化中心主办,旨在延续以佛罗伦萨为代表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精神,褒奖世界范围内杰出的文学家和艺术家。此次郅敏的获奖作品《二十四节气——立秋》被放置在佛罗伦萨旧宫展出,与米开朗基罗等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的作品“对话”。

郅敏表示,接下来会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继续拓展创作,完成“二十四节气”系列等更多作品。“在悠久的华夏历史中,还有很多宝藏等待被挖掘。作为艺术家我们需要认清自己的文化之根,发扬自己的长处,创造出拥有中国独特气质的艺术作品。未来的国际舞台上,一定会有更多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获得全世界的共鸣。”

标签: 二十四节气 佛罗伦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