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穿搭 >

经典传承+北京特色+新人新戏-世界热点

来源: 北京晚报 时间: 2022-11-04 15:31:49

原标题:经典传承+北京特色+新人新戏(主题)


(相关资料图)

20部优秀小剧场剧目北京展演一个半月(副题)

北京晚报记者 李俐

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2022年“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日前开幕。在为期一个半月的展演活动中,包括20部剧目的线下展演分为“经典传承”“北京特色”“新人新戏”三个单元,涵盖话剧、戏曲、音乐剧、舞蹈剧场、偶剧、新空间作品等多个艺术门类。

“北京故事”十周年再度扬帆

今年既是中国小剧场戏剧诞生40周年,也是“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品牌设立10周年。十年来,“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累计推出180余部剧目、近400场演出,表演形式多样、艺术门类丰富、剧目题材多元,为广大青年戏剧工作者提供了展示交流平台,让他们从小剧场走进广大观众视野,并走向更大的舞台。

2022年“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以“奋进新时代·戏剧向未来”为主题,集中展示20部党的十八大以来优秀小剧场戏剧作品,为首都观众带来40场精彩纷呈的演出,同时还举办戏剧工作坊、云上展播等不同类型的十余场公益活动。展演通过小切口、平凡故事映射时代变迁,以文化人,以艺通心,拉近戏剧与观众的距离。

此次展演也将严格落实防疫,既精准防控疫情,又确保展演正常运行。

三大版块涵盖多个艺术门类

线下展演的20部剧目中,既有关注当下生活的原创现实题材作品,也有用新形式演绎的经典改编作品;既有刚上演便备受好评的新创剧目,也有久经市场考验的成熟剧目;既有多种形式融合创新的小剧场戏曲,也有新鲜灵动的舞蹈剧场、人偶作品和备受观众喜欢的新空间沉浸式作品。

在“经典传承”单元,北京人艺新排话剧《长椅》是前苏联剧作家盖利曼的名作,北方昆曲剧院创作的昆曲《西厢记·红娘》掀起昆曲文艺复兴新美学,国话优秀作品《蓟州疑云》以悬疑方式现代化转译古典文学,改编自《牡丹亭》的《不在梅边在柳边》跨时空探讨女性自我追寻,吕剧《归·源》剥茧抽丝揭秘惊天命案,中国评剧院首部原创小剧场戏曲《染》将传统评剧音乐与现代音乐完美结合。

“北京特色”单元集中了一批反映北京“一城三带”及“四个文化”特色的作品,以浓郁的京腔京韵彰显小剧场戏剧风采。京味话剧《我这半辈子》,艺术再现老舍的前半生;北京市曲剧团《我这一辈子》改编自老舍同名小说,是北京曲剧真正意义上的首个小剧场剧目;《豆汁儿》展现北京特色家庭关系和代际传承,被誉为“最有烟火气的话剧”;话剧《爱有来处》以日常婚姻生活表达质朴哲理;归舟剧社带来改编自鲁迅同名小说的话剧《孤独者》,展现一个彷徨者的人生困境。

“新人新戏”单元聚焦近年来涌现出的优秀原创作品。话剧九人推出民国知识分子话剧《春逝》,以短小精悍形式描摹民国女性成长;改编自卡夫卡小说的独角戏《一只猿的报告》,用极简舞台呈现猿的三重困境;宁夏遥剧场带来的人偶互动剧《奶奶的诗》,通过童稚视角阐释祖孙亲情;一台好戏出品的《大象之歌》来自法国莫里哀奖最佳作品奖;开心麻花音乐live秀《燃烧》以沉浸式戏剧解锁娱乐新方式;中间剧场出品的话剧《万能机器人》,以天马行空的想象描绘人类未来图景。

开展戏剧工作坊等公益活动

除了精彩纷呈的剧目展演外,本届“北京故事”还囊括了戏剧工作坊及云上展播等公益活动,从知识普及、艺术欣赏、精品分享、技能传授等多方面开展活动,提升观众参与积极性,营造艺术融入生活的浓厚氛围。

戏剧工作坊活动涵盖独角戏、影偶剧、舞蹈剧场等多个门类,面向不同受众群体,邀请观众体验不同的创作形态,通过参与舞台幕后创作,亲身感受戏剧艺术的无穷魅力。云上展播将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涌现出的优秀小剧场戏剧进行集中展演,体现近年来小剧场戏剧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广泛性。

通过十年的成长、累积与壮大,“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戏剧展演不仅成为北京小剧场戏剧创作与演出的重要品牌,还将“北京故事”的种子撒播到全国各地。未来,“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将继续发挥“展演平台、孵化基地、实践场所”的平台功能,提升小剧场戏剧的艺术水平,推动北京成为优秀小剧场戏剧创作高地与传播码头。

标签: 北京故事 北京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