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穿搭 >

“抢票”“秒光”“再刷”成高频词 爆款剧目越来越出彩了-环球速讯

来源: ​北京晚报 时间: 2022-10-22 15:28:21

原标题:“抢票”“秒光”“再刷”成高频词(引题)

爆款剧目越来越出彩了(主题)

北京晚报记者 王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首演仅一年,演出已近200场,不断加场仍一票难求;北京人艺经典之作《茶馆》70年院庆版演出开票2分钟内5场演出全部售罄;话剧《北京法源寺》《白鹿原》等不仅常演不衰,还带动原著小说持续热销……近年来,舞台艺术繁荣发展,创作能力极大提升,涌现出了众多思想性、艺术性、市场性俱佳,为观众喜闻乐见的爆款剧目,让“抢票”“求票”“秒光”“再刷”成为戏迷观众当中的流行语。

文艺国潮

现代化演绎受追捧

2021年,根据国家一级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蜀地织锦护臂改编的舞剧《五星出东方》,根据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改编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先后在京城演出市场掀起观看热潮。这两台舞蹈作品同时荣获了第十七届“文华大奖”,剧中精彩的“锦绣舞”“青绿腰”不仅登上各大主题晚会的舞台,还引发不少观众的竞相模仿。观众小慧买票连刷多遍《五星出东方》《只此青绿》,她感叹:“每次看都有新感受、新享受,所以总也看不够!”

《孔子》《李白》《杜甫》《牡丹亭》《红楼梦》等爆款舞剧,将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情趣完美融合。中国文化先贤们还不断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成为话剧《李白》《杜甫》,音乐剧《苏东坡》,昆剧《国风》等不同艺术门类的舞台主角。不少年轻观众纷纷穿着汉服走进剧场看演出,文艺“国潮”成为文化时尚热潮。

话剧《窦娥》《新西厢》则以年轻人的当代视角,为传统经典赋予新时代的艺术张力。青年导演们还竞相改编《水浒传》《牡丹亭》等经典名著,进行“现代化转译经典”,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各种不同风格、不同视角的新排《雷雨》和《茶馆》演出,以更多元、更大胆、更具探索精神的方式重新解读和诠释曹禺和老舍的剧本,并且和国际接轨,走向了世界舞台,证明了中国现当代剧作的经典性,也让观众们有了更多面对经典的视角和思考。

经典名著

多元化改编成时尚

众多具有时代精神和经典价值的中国文学名著,正在成为当代舞台艺术生产丰厚的创作源泉。很多读者因为对小说的喜爱走进了剧场,不少戏迷也因为热爱演出而捧起了原著。文学和戏剧彼此滋养,读者和观众也在互相转化。

从萧红的《生死场》、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李碧华的《青蛇》,到老舍的《四世同堂》、李敖的《北京法源寺》……田沁鑫导演一向擅长将经典小说改编成话剧,每一次改编都会给观众带来新鲜感受。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评价其“不仅取得了艺术上的创新与突破,而且她所创造的灵动开放的叙事结构、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富有现代感的舞台样式,也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审美体验”。

能导能演的戏剧人方旭将《我这一辈子》《二马》《牛天赐》等一系列老舍经典小说先后搬上了戏剧舞台,被称为“老舍专业户”。鼓楼西剧场邀请牟森和丁一滕两位不同年龄的导演将刘震云小说《一句顶一万句》和《我不是潘金莲》排演成各有千秋的舞台剧。观众们看后纷纷感叹:“同一位作家的作品,可以排成风格如此多样的戏剧,这是文学和戏剧的双重胜利!”

陕西人民艺术剧院近年来成了北京舞台的常客,他们先后将陈忠实的《白鹿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陈彦的《主角》三部荣获“茅盾文学奖”的小说搬上舞台。陕西人艺用陕西方言演绎陕西题材的作品,让北京观众获得了不一样的体验,对舞台传递的情感与思想有了更为深刻的感受。

主旋律题材

创新表达受欢迎

在众多原创舞台艺术作品中,主旋律题材创作不断开掘表达视角、拓展艺术手法、创新表现手段,呈现出绚烂多彩的局面。

北京人艺名编名导名演的全明星阵容话剧《窝头会馆》,以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展现大时代的变迁,凸显北京人艺特色和京味文化,每次上演观众都会排长队购票。今年北京人艺在建院70周年之际将多部经典作品放在线上播出,其受欢迎程度不亚于人艺的扛鼎之作《茶馆》。很多观众表示:“即便是看屏幕都忍不住哭了,看现场肯定更感人更震撼!”

中国国家话剧院的《直播开国大典》《抗战中的文艺》同样有众多知名演员参演,该剧采用了舞台加影像、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创新方式,票房十分火爆。很多年轻观众都表示:“新中国来之不易,背后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和值得致敬的先辈!”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至今已演出超400场,这部致敬英雄的红色题材舞剧,吸引了各年龄段观众的追捧,每次演出一票难求。原创民族舞剧《天路》致敬青藏铁路建设者,展现茫茫雪域之上感人至深的希望与信仰,每次总是让人热泪盈眶。音乐剧《在远方》通过快递小哥的奋斗视角,聚焦快递行业20余年发展变迁,主题曲《何处是远方》贯穿全剧,每次演出结束,主演的返场都能引发全场大合唱。不同题材、风格、形式的精品主旋律佳作,在艺术舞台上结出累累硕果,也吸引着众多观众尤其是年轻人走进剧场。

“没想到这些作品这么好看!”这是很多观众走出剧场时的感受,同时在内心燃起的,还有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坚守人民立场,讲好中国故事,这也是所有创作者内心追求的共同目标。 

标签: 舞台艺术 北京人艺